崖柏品鉴网

收藏白茶必看:4种不适宜久存的茶叶类型

发表时间: 2024-03-28 15:28

收藏白茶必看:4种不适宜久存的茶叶类型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⁠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
《1》

有位茶友问过一个问题。

“白茶放久了不会发霉吗?”

理论上,白茶能够长期储存,只要品质合格、正确存茶,白茶就不会发霉。

想要长期储存,建议选用三层包装法。

白茶储存环境也有一定要求。

需要在阴凉、干燥、避光、通风、密封、无异味的条件下储存。

另外,还需要细心和耐心。

如,取茶后要挤出空气封紧、切勿频繁开箱查看情况、不要将不同品类的白茶放在一起等。

只要长期存放在稳定环境下,细心呵护,白茶不仅不会发霉,还会更具特色。

许多茶友爱喝老白茶,正是因为随着年份的增加,老白茶的滋味越陈越惊喜,存茶成就感满满。

但也有很多茶友费尽周折存白茶,也时刻注意存茶环境,小心翼翼,却还是得到一碗滋味寡淡的茶汤。

难道存茶也要看运气?

不,可能并非是你存得不对,而是在最开始就没选对要存的茶。

下面总结4种典型劣质茶,存茶前一定要避开。

《2》

一、没烘透的白茶

白茶想要越陈越好喝,需要它本身工艺达标,含水量要低于8.5%。

没烘干的白茶,干度不达标,体内还存在过量的水汽。

开始还算好,和别的白茶没什么区别,但随着时间流逝,它会有严重问题。

过量的水汽潜伏白茶体内,会从内往外扩散开。

水汽影响着白茶内的茶味物质不断变化。

长久之后,茶香会受损,明显不再馥郁。

茶味也会寡淡,甚至出现酸味。

再到后期,还可能会发霉变质,最后只能丢掉。

收藏白茶,检查干茶含水量很重要。

含水量太高,很可能是新茶工艺随意,没有严谨对待。

采下的茶青新叶,随意摊开晒上几天,等到感觉差不多晒干再收起来。

没有继续烘干,就开始打包,推向市场,出售赚钱。

但这种没有烘干,内部还带着水汽的白茶,工艺不佳,存放不了多久,也没有存茶价值。

挑选茶叶时,要自测茶叶干度。

没有专业设备操作,也可以参考一些土办法。

新茶拿手上,手里多捏一捏。

试试叶片会不会酥脆,能不能被捏成粉末状。

拗断茶梗,对半分,听听声音,有没有发出清脆声响。

还可以闻一闻,气味是不是明显干燥。

如果以上问题都是肯定答复,这款茶可以初步判定干度合格。

谨慎考虑,泡开喝一小口再确定,全部确认完毕后再进行收藏,会更稳妥。

《3》

二、茶香寡淡的新白茶

圈内常能听到有人说老白茶“越存越香”。

能理解这是茶友表达对老白茶的喜爱,但并不准确。

新白茶和老白茶,没有谁比谁更香,而是茶香各有特色。

新白茶,讲究鲜。

花香、毫香、竹林香、草药香、竹叶香等,多元香气交织,却很清新、馥郁。

新茶在鲜香风情上更有优势。

存新茶,经过时间流逝,白茶内部芳香物⁨质也不会忽然增加,而是会不断改变、变化。

新茶的“鲜香”会沉淀成老茶的“甘香”。

也就代表着茶香茶味都韵味十足的老白茶,新茶底子绝不会差。

只有新茶闻起来香气馥郁,层次丰富,后期老茶才能越存越甘香。

可以说,新茶的品质,就代表老茶的潜力。

茶香寡淡、茶味不足的新茶,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陈化出有优秀香气滋味的老茶。

想避免存到此类茶,可以温杯后投干茶,闻闻看干茶香,温度会激发茶体内的芳香物质。

如果明显香气寡淡,不够好,建议不要存储。

如果香气扑鼻,眼前一亮,是个成为优质老茶的好料子。

《4》

三、汤感不够醇厚的新白茶

好白茶要求茶香好、滋味佳,还要有韵味。

新茶老茶,都是这个标准。

也就是说,想要挑选新白茶收藏,又希望后期存出的老白茶可以汤感醇厚、更有浆感。

新茶时,就得着重注意汤水厚度情况。

还没转化的新茶,有着活跃的茶味物质,经过沸水刺激,茶汤滋味鲜爽、柔和、稠滑。

试喝新茶时,如果感觉不到一点香润、清甜、柔润的滋味。

证明它的内质不够充足,算不上好茶,更不会成为优质老白茶。

即使精心储存,细心呵护,用心存上好几年,茶味还是平平无奇。

竹篮打水一场空,到头来是浪费时间。

优质老白茶的好,不在于年份,不是越老越好,而在于本身优秀内质的沉淀。

一款白茶能越存越甘香,越存越醇厚,重点在于新茶品质。

新茶喝着没什么滋味的白茶,放久后也一般。

等到好不容易拿出来后,再去冲泡,更不可能陈出浆感明显的老茶。

只能让人感到存茶的辛苦白白浪费。

《5》

四、用料低端的؜白茶

之前在直播间里,看到许多“扫把茶”。

直播间内主播推销很卖力,说扫把茶是潜力股,后期成长空间非常之大,陈化后茶汤远比其他白茶醇厚。

看到干茶实物,顿时睁大眼睛。

这种茶᠎还能夸?

肉眼可见宽大的叶片,比起正常秋寿眉还要粗老。

茶梗也是粗糙至极,干巴巴的,看起来不再具备柔韧弹性。

说是茶梗,不如称为木棍。

这副模样,按照白茶国标来说,不是白毫银针,不是白牡丹,不是贡眉,也不是寿眉。

起码,寿眉采茶也是采茶树嫩梢,制茶以一芽三叶、四叶为主,不会出现这么长的茶梗。

谁都对不上的“扫把茶”,不是白茶圈主流。

原料过于粗糙,质量肉眼可见的差。

喝起来茶味也会偏老,没什么茶香,还有粗老味。

真正拿去泡茶,没几次茶味就会淡。

这种茶一直存下去也不可能会好。

什么潜力股也不过是谎言。

真的买入进行存储,既费钱又费力,还收获全无!

《6》

存茶,真是一门技术活。

既要创造环境,也要耐心对待。

更要找到一款值得收藏的好茶。

费时耗力,结果也不一定好,为什么许多茶友还坚持自己去存茶呢?

一个是省钱,一个是自己存茶不怕被骗。

但最关键的是亲手付出后得到回报的喜悦。

选择一款好茶,耐心对待它。

当下一次再开箱取茶时,你也能收获到满满惊喜。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